作為一個在臺灣跑了快二十年的揹包客,我自認看遍了寶島大小景點。但說真的,第一次聽到天長地久橋這名字時,我還以為是哪個觀光區在唬爛遊客的老套噱頭。上個月衝著一股「這名字也太俗氣,不去看看不行」的叛逆心態,硬是跑了趟嘉義,結果呢?那兩座橫跨八掌溪的老橋,還真讓我這老鳥驚豔到差點忘了拍照。
目錄
🌉 天長地久橋:不只名字浪漫的歷史印記
天長地久橋在哪?它就靜靜地躺在嘉義縣番路鄉觸口村,阿里山公路(臺18線)的起點附近。別被名字騙了,它可不是一座橋,而是兩座!高的叫「天長橋」,矮的叫「地久橋」(這也是名字的由來啦),並排橫跨在八掌溪寬闊的溪谷上。
這兩座吊橋的來頭可不小。它們是在日治時期昭和12年(1937年),為了慶祝當時的「天長節」(天皇生日)和「地久節」(皇太后生日)而建的。想想看,當年要來朝聖阿里山的信徒,走過這橋時心裡懷著對神山的敬畏,多有意思啊!走在上頭,木板吱吱作響,鐵索隨著腳步輕晃,那種歷史的沉澱感,可不是新蓋的水泥橋能比的。雖然經過多次整修,但那份古樸的韻味還在。
老實說,天長地久橋的規模不算大,但勝在位置絕佳。站在橋中央,眼前是開闊的溪谷,遠方是層層疊疊的青綠山巒,空氣聞起來就是山裡特有的清新。阿里山森林鐵路的「觸口車站」舊址就在旁邊(現在是「阿里山國家風景區觸口遊客中心」),更添懷舊風情。很多人只把它當作上阿里山前順路「拍個照」的點,實在太可惜!放慢腳步,感受那份遺世獨立的寧靜,才是精髓。
🚗 怎麼去最方便?資深揹包客的交通經驗談(含真心吐槽)
要去天長地久橋,位置就在阿里山公路觸口段,算是相當好找。不過交通方式不同,體驗差很多:
🚗 自駕開車:
- 路線: 國道3號下中埔交流道 → 接臺18線(阿里山公路)往阿里山方向 → 約10分鐘車程就會看見明顯指標和停車場。
- 停車: 旁邊有免費的大型公有停車場(龍隱寺停車場),假日中午過後容易滿位,要有點耐心找。
- 我的心得: 這絕對是最方便自由的方式!尤其如果你計畫接著上阿里山或跑周遭景點。但假日車流量大,臺18線觸口段有時會小塞,要有心理準備。
🚌 大眾運輸:
- 公車: 從嘉義市區出發,可以搭乘 「嘉義縣公車」7302、7309、7322、7329 路線,在 「龍隱寺」或「觸口」站 下車。車程約40-50分鐘。
- 班次: 班次不算非常密集,務必先上 嘉義縣公車處時刻表網站 查好時間,免得在路邊乾等。
- 我的慘痛教訓: 第一次去不信邪沒查,在嘉義火車站對面公車站等了快40分鐘,差點被太陽曬成人乾!強烈建議查好班次再出發。
📍 精選交通方式比較表(幫你快速決定)
| 交通方式 | 優點 | 缺點 | 適合物件 |
|---|---|---|---|
| 自駕開車 | 時間自由、行程彈性、方便接駁其他景點 | 假日停車位難尋、可能塞車、需負擔油資停車費 | 家庭出遊、多人同行、想深度遊周邊者 |
| 嘉義縣公車 | 經濟實惠、輕鬆免找路 | 班次較少、需配合時刻表、耗時較久 | 揹包客、預算有限者、一日遊不跑遠者 |
| 包車/計程車 | 點對點接送、舒適省時 | 費用最高 | 時間寶貴、不想研究交通、預算充足者 |

📸 天長地久橋怎麼玩?內行人才知道的取景點與細節
別以為天長地久橋就是走上去晃兩下就完事了!怎麼逛、怎麼拍,學問可大了:
-
必走雙橋: 別偷懶只走一座!兩座橋造型不同,感受也不同。
- 天長橋(高): 視野開闊,看溪谷、山景最棒。膽子小的走上去可能會有點腿軟(木板間縫隙看得到下面溪谷)。
- 地久橋(低): 比較平穩,適合怕高的人。靠近溪床,能更清楚聽到潺潺水聲(豐水期時)。
- 我的私房拍法: 站在「地久橋」上拍「天長橋」,能同時拍到雙橋的結構美和後面的青山藍天,構圖超讚!記得廣角鏡頭或手機開0.5倍效果更好。
-
龍隱寺參拜: 天長地久橋旁邊就是香火鼎盛的「龍隱寺」,主祀濟公禪師。寺前廣場常常有街頭藝人表演,滿熱鬧的。進去拜拜求個平安,感受一下在地信仰文化也不錯(寺頂的巨龍雕塑很有特色,別忘了抬頭看)。
-
觸口遊客中心(阿里山國家風景區): 就在停車場對面。別只把它當廁所!裡面有阿里山區豐富的旅遊資訊、生態展示和紀念章可蓋。二樓的觀景平臺視野極佳,是拍天長地久橋全景的好地方(免費!)。冷氣很強,夏天是救星。
-
尋找鐵道遺跡: 在遊客中心周邊和天長地久橋附近仔細看,還能找到阿里山森林鐵路「觸口車站」的相關遺跡和說明牌,鐵道迷的小驚喜。
-
季節限定美景:
- 清晨/黃昏: 光線最柔和,拍出來的橋和山景層次感最美,人也相對少。
- 櫻花季(約2-3月): 停車場和遊客中心周邊種了些櫻花,開花時添增浪漫氣息。
- 螢火蟲季(約4-5月): 附近山區有賞螢點(需由專業導遊帶領進入生態保護區),可以安排結合天長地久橋的夜間行程。

️ 附近景點這樣排!觸口周邊順遊清單(附實用資訊)
只玩天長地久橋太可惜!觸口一帶是進入阿里山的前哨站,周邊有不少值得順訪的好去處:
📍 奮起湖 Fenchihu
- 介紹: 阿里山森林鐵路的中繼大站,不是真的有湖!以老街、鐵路便當、四方竹、杉木林棧道聞名,充滿濃濃的山城懷舊風情。老街的甜甜圈、草仔粿、愛玉必吃。
- 地址: 嘉義縣竹崎鄉中和村奮起湖
- 交通: 從觸口開車沿臺18線上山約50分鐘。或於嘉義火車站/高鐵站搭乘臺灣好行阿里山線巴士(需注意班次時刻)。
- 營業時間: 老街店家約 上午9:00 - 下午5:00(視各店家而定),無固定公休日。
📍 逐鹿傳說梅花鹿園 Zhu Lu Legend Park
- 介紹: 由阿里山鄒族部落經營的梅花鹿生態園區。可以近距離餵食、觸控溫馴的梅花鹿,瞭解鄒族文化與鹿的連結。園區不大但互動體驗有趣,適合親子。
- 地址: 嘉義縣番路鄉觸口村車埕51號(就在觸口,離天長地久橋開車3分鐘)
- 交通: 自駕最方便。或在觸口公車站下車後步行約10-15分鐘可達(有些上坡)。
- 營業時間: 週二至週日 上午9:00 - 下午5:00 (最後入園4:30);週一公休。門票費用請洽官網或現場。
📍 旺萊山愛情大草原 Wanglai Hill Love Prairie
- 介紹: 以嘉義特產鳳梨(旺萊)為主題的休閒園區。有大片草皮、浪漫裝置藝術(巨大戒指、LOVE字樣)、愛情圖書館,視野遼闊可遠眺山景。免費入場!裡面有旺萊山門市,免費請你吃鳳梨酥、喝鳳梨醋。
- 地址: 嘉義縣番路鄉觸口村車埕7鄰15號(距天長地久橋開車約5分鐘)
- 交通: 自駕最方便。公車可在「龍隱寺」或「觸口」站下車,但步行至園區需約15-20分鐘(有段距離和爬坡)。
- 營業時間: 平日 上午10:00 - 下午6:00;假日 上午9:30 - 下午6:30(戶外草原無時間限制)。
📍 牛埔仔遊憩園區(阿里山18號愛情絲路)Niupuzai Recreation Area
- 介紹: 位於臺18線32K附近。一片廣闊的綠地山坡,設定了許多充滿童趣和浪漫的裝置藝術(大蘑菇、彩虹椅、盪鞦韆、LOVE造景等),免費開放。是看山景、野餐、遛小孩、拍網美照的好地方。
- 地址: 嘉義縣番路鄉牛埔仔(臺18線32K處)
- 交通: 從觸口沿臺18線往阿里山方向開車約10-15分鐘。有路邊停車空間。
- 營業時間: 24小時開放(建議白天前往)。

🍜 餓了?觸口周邊美食推薦(親測心得,有雷慎入!)
走完天長地久橋,肚子準餓!觸口一帶不是美食激戰區,但有幾樣在地特色值得一試:
-
龍隱寺前小吃攤: 就在停車場邊、龍隱寺廟埕前。賣烤香腸、山豬肉香腸、茶葉蛋、愛玉、飲料等。價格算觀光區合理範圍。我每次來必買一條 山豬肉香腸(帶點高粱酒香),配上一杯現搖 野生愛玉(加檸檬汁),解渴又過癮。味道普通但方便,爬山前墊墊胃剛好。別期待米其林等級!
-
山芙蓉大飯店景觀餐廳: 這家就在觸口,離橋很近。雖然是飯店附設餐廳,但對外開放。最大賣點是 景觀視野,尤其靠窗座位看出去的山景綠意很棒。菜色以中式合菜、山產、簡餐為主(如茶油雞、高山高麗菜)。價格中上,口味算穩定,份量足。適閤家庭聚餐或不想吃小吃的選擇。建議先訂位(尤其是假日窗邊位)。(個人覺得口味還好,但景觀無敵加分)
-
奮起湖便當: 雖然奮起湖在上山一段路,但很多人會選擇下山時再到奮起湖買經典的鐵路便當。如果行程包含奮起湖, 老街上的「奮起湖大飯店」或「阿良鐵支路便當」 是比較有名的選擇。木盒裝著滷排骨或雞腿、配菜簡單樸實,吃的是那份懷舊火車旅行的滋味。熱騰騰時特別好吃!(但老實說,下山時便當常冷掉,風味打折不少)
-
嘉義市區美食(回程推薦): 如果玩完觸口要回嘉義市區,那選擇就多了!噴水圓環周邊的 火雞肉飯(噴水、劉裡長、民主等各家各有擁護者)、文化路夜市的 林聰明砂鍋魚頭(要排隊)、御香屋(葡萄柚綠茶超夯)、阿娥豆花、東市場的 王家祖傳本產牛雜湯、楊桃冰… 都是經典。嘉義吃貨地圖絕對可以單獨開一篇!

❓ 天長地久橋常見Q&A(懶人包一次看)
Q1: 天長地久橋要走很久嗎?會不會很恐怖?
A: 單座橋長度約100公尺左右,慢慢走加拍照約5-10分鐘就能走完一座。橋面是木板,中間縫隙能看到下方(尤其天長橋較高),但橋身穩固,只要不刻意大力搖晃,安全無虞。怕高的朋友可先走地久橋適應。
Q2: 停車方便嗎?要收費嗎?
A: 旁邊有 大型免費公有停車場(龍隱寺停車場),位置算多。但 假日中午過後容易滿位,建議早點到或稍等片刻。不收停車費。
Q3: 遊玩天長地久橋大約需要預留多少時間?
A: 如果 單純走橋、拍照、逛逛龍隱寺和遊客中心,抓 45分鐘到1.5小時 很充裕。若 要加上週邊的逐鹿傳說、旺萊山、牛埔仔等景點,或是安排上奮起湖,就需要 半天到一整天的時間規劃了。把天長地久橋當作旅程的起點或中繼點最適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