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路夜市:嘉義人的深夜食堂與生活縮影,交通、美食、行程、住宿全攻略

文化路夜市

文化路夜市:嘉義人的深夜食堂與生活縮影,交通、美食、行程、住宿全攻略


摸着圓滾滾的肚子,坐在路邊小凳上,看着眼前依舊熱鬧滾滾、燈火通明的街道,這份熟悉的溫暖感瞬間把我拉回小學放學的傍晚。阿公總會牽着我的手,晃進這條香氣四溢的長龍裡,那時的文化路夜市,對我而言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遊樂場。三十年過去,攤車招牌換了幾輪,油鍋裡的滋滋聲卻依舊是回家最動聽的BGM。今天,就讓我這個胃袋裝滿文化路夜市記憶的老食客,帶你從裡到外、從白天到黑夜,挖出那些真正值得排隊的好料,避開觀光陷阱,連怎麼停車省錢、附近住哪方便都一併告訴你!

文化路夜市:不只是夜市,是嘉義人的深夜食堂與生活縮影

每次有外地朋友問我嘉義晚上去哪好,我腦中第一個蹦出來的絕對是文化路夜市。拜託別再說它是「觀光夜市」了!對我們在地人來說,這條從中央噴水池一路延伸到垂楊路的長長街道(白天是車水馬龍的文化路,晚上變身!),根本是自家廚房的延伸。它不像某些夜市專宰觀光客,這裡從傍晚五點多攤車陸續推出來,到深夜一兩點(甚至有些老字號堅持到凌晨兩三點),永遠擠滿剛下班的、下課的大學生、帶小孩的家庭,空氣裡永遠瀰漫着誘人的複合香氣:油炸的酥香、藥燉的濃郁、燒烤的焦香、水果的酸甜…

這裏的魔力在於它的真實包容。你可以穿夾腳拖、汗衫來吃碗50元的切仔麵當晚餐,也可以約三五好友坐在裝潢文青的攤位前小酌配熱炒。更棒的是,文化路夜市不少攤位都是「三代祖傳」等級,像那家我從小吃到大、現在換第三代掌勺的「阿岸米糕」,油飯粒粒分明、滷汁香濃不死鹹的功力,三十年如一日。記得那次台北朋友來,吃完驚呼:「這才是真正台灣味啊!」就是這種傳承的滋味,讓文化路夜市在我心中無法被取代。

交通&停車場:聰明停車才能吃得更爽快!

開車來的朋友,聽我一句勸:絕對不要妄想直接停在文化路上! 傍晚五點後,文化路(從民族路到垂楊路段)會進行交通管制,變成徒步夜市天堂。硬闖?保證被警察杯杯關切,壞了興致。停車真的要靠智慧:

文化路夜市周邊停車場實戰指南

停車場名稱 實際位置描述 步行至夜市時間 收費重點 個人經驗談
文化路地下停車場 就在夜市心臟地帶!垂楊路與文化路交叉口地下 3分鐘 假日每小時50元,平日較便宜 最方便,但熱門時段一位難求 (尤其週五晚、週六全天),經常要排隊等車位。建議下午5點前到機會較大。
中央廣場停車場 中山路與文化路口的中央噴水池旁 5-8分鐘 計次收費,晚間較划算 車位多,離夜市起點(噴水池端)近。缺點是吃飽要走回來取車有點小遠 (如果你的戰場在夜市尾段)。
路邊公有收費格位 周邊巷道如蘭井街、公明路、延平街等 5-10分鐘不等 計時收費,相對便宜 要碰運氣繞繞看,注意收費時間 (通常到晚上10點)。曾在公明路繞了快半小時才找到位子,餓到前胸貼後背…
私人收費停車場 散落在夜市周圍巷弄內 (留意招牌) 3-8分鐘 通常計次100-200元不等 省時間,尤其在文化地下停滿時。選明碼標價的場子較安心,別被亂喊價。

真心話時間: 開車來,我個人最不喜歡繞路邊停車格,太耗時耗神影響吃興。文化地下搶到位是首選,不然就直接找私人停車場付錢了事,吃得開心最重要!騎機車的朋友相對幸福多了,周邊劃設的機車停車區不少(例如民族路郵局旁、文化公園周邊),但也要早點來卡位。

美食推薦:用三十年的胃袋幫你篩選!避開雷店吃對經典

文化路夜市攤位密密麻麻,少說上百家,第一次來絕對眼花撩亂。哪些是觀光客排隊名店?哪些才是連在地老饕都甘願等的真功夫?讓我用自己的血淚教訓(踩過的雷也不少)和三十年不離不棄的胃,幫你嚴選出這幾家值得你騰空胃容量的必吃名單!

  • 郭家粿仔湯&糯米大腸


    介紹:
    這家從我阿公年輕時就在賣的老字號,是許多嘉義人共同的記憶。招牌是那碗清澈見底、卻鮮味十足的「粿仔湯」,用新鮮大骨熬成,湯頭看似清淡,入口卻滿是甘醇,配上滑溜的粿仔條(口感介於粄條與米苔目之間)和幾片軟嫩入味的豬腸,撒點芹菜珠提味,簡單卻耐吃。他們家的「糯米大腸」更是必點!腸衣薄脆,糯米Q彈不黏牙,裏面包著花生粒、瘦肉塊,蘸上特調帶點甜味的醬油膏,絕配!

    地址: 文化路與延平街交叉口附近(認明藍色招牌!攤位號碼其實沒用,看人潮比較準)

    營業時間: 下午大約4點半就開了,賣到晚上11點左右(通常糯米腸會比較早賣完)

    價位: 粿仔湯 (小) 45元 / (大) 60元;糯米大腸 一條 60元。

    老實說: 湯頭真的很清甜,但如果你是重口味愛好者,可能會覺得太淡。糯米腸有時腸衣會偏韌一點點(看當天狀況),但風味沒話說。

  • 阿岸米糕 (原文化路老張米糕)


    介紹:
    這家店在我心目中就是文化路夜市的扛霸子!從小吃到大,現在已經是第三代接手了。米糕絕對是鎮店之寶,選用上等長糯米蒸得恰到好處,粒粒分明、Q彈不濕爛。靈魂在於那鍋用豬後腿肉、香菇、紅蔥頭慢火精燉的滷汁,鹹香中帶著甘甜,淋在米糕上,再鋪上肥瘦適中、滷到入口即化的爌肉(三層肉),還有爽脆解膩的醃蘿蔔片。相信我,吃一口就會明白它為何能飄香數十年。

    地址: 文化路靠近體育館這邊(夜市中後段),同樣認人潮最快!

    營業時間: 下午5點開賣,通常到晚上11點左右,賣完為止(假日早點去!)

    價位: 米糕 一碗 45元;也可以點綜合湯(味噌湯或柴魚湯)配著喝。

    老實說: 幾乎沒缺點!硬要挑就是… 人真的超多,常常要排隊(內用外帶都排),而且位置不多,要有心理準備。但為了那口米糕,排隊絕對值得!

  • 林聰明沙鍋魚頭 (總店)


    介紹:
    這家不用我多說吧?名氣響遍全台!雖然現在分店很多,但文化路夜市這家可是創始總店。招牌「沙鍋菜」是精髓,用新鮮的大頭鰱魚油炸後,加入靈魂湯底(用扁魚、蝦米、蒜頭、辣椒等爆香熬煮,超濃郁!)還有滿滿配料:豆皮、大白菜、豆腐、木耳、豬肉片…冬天來一碗,暖心又暖胃。沙茶味濃厚但不死鹹,帶點微辣超級開胃!魚肉份量給得很大方,肉質扎實鮮甜。

    地址: 文化路與中正路交叉口附近(超大一間店面,很難錯過)

    營業時間: 中午12點就開了!賣到晚上10點半(最後點餐時間)。

    價位: 沙鍋魚頭(含菜底) 小份約480元 / 中份約730元 / 大份約980元;也可以單點沙鍋菜加其他配料。適合多人分享。

    老實說: 湯頭真的經典好吃,但相對價格較高,且用餐尖峰時間(尤其晚餐)排隊人潮非常恐怖,動輒一小時起跳。建議可以錯開正餐時間(例如下午3-5點去),或者外帶回家享用(一樣要排隊)。口味較重,口味清淡者可能覺得偏鹹。

  • 黃毛丫頭東山鴨頭


    介紹:
    愛啃鴨頭鴨腳的朋友看過來!這家是文化路夜市的鹹香代表。滷製功夫了得,食材先以獨家配方滷透入味,再下鍋油炸鎖住香氣。鴨頭炸得酥脆,連骨頭都可以輕鬆咬碎吸吮骨髓;鴨翅、鴨腳膠質豐富,啃起來超涮嘴;米血糕軟糯Q彈,甜不辣炸得膨鬆香脆。重點是它的醬汁帶有明顯的東山鄉特有的甜味,但不會甜膩,反而很提鮮。非常適合當下酒菜或解饞零食。

    地址: 文化路夜市中段(通常靠近民族路那邊),找飄著濃濃炸物香的攤位就對了。

    營業時間: 通常下午4點多開賣,賣到凌晨12點多甚至1點。

    價位: 價格依品項不同,鴨頭約45元/個、鴨翅約25元/支、鴨腳約15元/支、米血20元、甜不辣20元等。

    老實說: 好吃是好吃,但稍微偏甜(畢竟東山特色),不愛甜味滷汁的人可能不習慣。炸物類放冷後油耗味會變比較明顯,建議買了盡快吃掉。

  • 阿娥豆花


    介紹:
    吃完一堆鹹香美食,總需要點甜的來收尾吧?文化路夜市的甜點代表,非「阿娥豆花」莫屬!主打傳統古早味豆花,豆花本身綿密細緻,豆香味濃郁。最經典的是搭配「豆漿湯底」,濃醇的豆漿加上滑嫩的豆花,雙重豆香超迷人!配料也非常豐富傳統:珍珠Q彈、花生煮得鬆軟綿密、綠豆薏仁清爽。他們家的豆漿本身也非常好喝,濃郁香醇不膩口。

    地址: 文化路夜市靠近中央噴水池這一端(夜市起點附近)。

    營業時間: 下午大約3點就開了,賣到晚上11點左右。

    價位: 豆花(任選2種料) 45元;加豆漿湯底不用加價!豆漿 (杯) 20元。

    老實說: 豆花確實綿密好吃,豆漿湯底很特別。但…店面不大,內用位置少,常常需要排隊等候(尤其夏天)。口味偏傳統,沒有太多花俏的配料選擇。

  • 御香屋


    介紹:
    說到嘉義最夯的手搖飲,絕對是這家!雖然店面不在夜市正核心(在噴水池圓環旁),但絕對是逛文化路夜市前必買的黃金組合。招牌中的招牌是「葡萄柚綠茶」,選用新鮮葡萄柚果肉,加入綠茶中,果肉超多、酸甜比例抓得極好(記得點微糖或少糖),還能喝到柚子皮的微苦香氣,超級解膩又清爽!「凍頂檸檬」也是人氣款,檸檬酸香夠勁,搭配凍頂烏龍茶的焙香,層次豐富。買上一杯再逛夜市,邊吃邊喝,超享受!

    地址: 中山路321號 (中央噴水池旁)

    營業時間: 早上10點 – 晚上9點 (生意超好,熱門品項太晚去可能賣完)

    價位: 葡萄柚綠茶 (中杯) 55元 / (大杯) 65元;凍頂檸檬 (中杯) 45元 / (大杯) 55元。

    老實說: 飲料是真的好喝,真材實料。但!排隊人潮超級可怕,假日等上半小時到一小時是家常便飯。而且價格在飲料界不算便宜。建議可以先去抽號碼牌,逛一下再回來拿,比較不浪費時間。

  • 彩虹冰城


    介紹:
    老嘉義人才知道的古早味冰店!它其實不在夜市管制區內(白天賣鹽酥雞,晚上賣冰),但在夜市尾巴垂楊路上,逛完夜市吃冰剛剛好。最有特色的是「三色冰」,用香蕉油、雞蛋牛奶、草莓三種不同風味的清冰堆疊,加上一球古早味芋仔冰(芋頭香超濃!),再淋上熬煮的甜甜糖水,簡單純粹卻充滿懷舊風味。夏天晚上來一碗,沁涼消暑。

    地址: 垂楊路靠近文化路口 (夜市尾端)

    營業時間: 大約晚上6點半開賣冰品,賣到晚上11點半左右。

    價位: 三色冰 40元;古早味芋仔冰 一球15元。

    老實說: 就是很簡單樸實的古早味,沒有華麗配料。冰體本身口感比較粗(傳統清冰),喜歡綿密雪花冰的人可能會失望。但那份懷舊感很加分。

  • 品安豆漿豆花


    介紹:
    這家算是阿娥豆花的強勁對手,也在夜市起點附近(中正路上)。同樣主打豆漿豆花,豆花也非常滑嫩,豆漿湯底濃醇。品安的特色在於它的「焦糖粉圓豆花」也很受歡迎,甜甜的焦糖香氣配上Q彈的粉圓(波霸),是另一種風味。另外他們的「檸檬豆花」酸甜清爽,很適合夏天。

    地址: 中正路361號 (靠近文化路、中央噴水池)

    營業時間: 下午1點 – 晚上10點 (週一公休!別撲空)

    價位: 豆花 (任選2種料) 45元;焦糖粉圓豆花 55元;檸檬豆花 50元。

    老實說: 豆花和阿娥各有擁護者。品安的焦糖粉圓確實不錯,但個人覺得阿娥的純粹豆香略勝一籌。品安店面環境稍微新穎寬敞一點點。

文化路夜市一日遊行程規劃:從早到晚玩好吃滿嘉義

嘉義才不只火雞肉飯!安排一天給嘉義市區,特別是要徹底征服文化路夜市,絕對值回票價。這個行程是我實際帶朋友走過N遍、不斷優化的精華版,保證讓你從早吃到晚,體驗最道地的嘉義生活感:

  1. 下午 14:30 – 15:30: 檜意森活村。先來點文青氣息!日式檜木老屋聚落,很好拍照,逛逛文創小店、瞭解一下嘉義林業歷史(免費園區!部分館舍需門票)。記得買片「所長茶葉蛋」當小點心(豆干堡也不錯)。
  2. 下午 15:30 – 16:00: 北門驛 & 阿里山森林鐵路車庫園區。從森活村散步過去很快(約5-10分鐘)。看看古老的火車頭和老車站,感受一下阿里山林鐵的起點。(免費參觀)
  3. 下午 16:00 – 16:30: 沉睡森林主題公園。(就在北門驛對面)超可愛的迷你公園,有巨大白熊、狐狸、貓咪等裝置藝術很好拍(免費)。
  4. 下午 16:30 – 17:00: 移動+停車。建議這個時間開車前往文化路夜市周邊(記得參考前面停車攻略!),或搭乘市區公車(如中山幹線)前往噴水池站。 早點停車是關鍵!
  5. 下午 17:00 – 17:45: 御香屋排隊買飲料! (噴水池店)這個時間點人可能會稍微少一點點(只是稍微!)。先去抽號碼牌,記住你的號碼,告知店員大概多久後回來拿(例如45分鐘-1小時後),然後就可以安心去逛夜市了!
  6. 傍晚 17:45 – 19:30: 文化路夜市第一輪戰鬥! 從噴水池端進入夜市。目標:
    • 郭家粿仔湯 & 糯米大腸:先來點溫潤的湯品暖胃,配上香噴噴的糯米腸當開場。
    • 黃毛丫頭東山鴨頭:買一些鴨翅、鴨腳、甜不辣帶著走,邊逛邊啃。
    • 阿娥豆花 或 品安豆漿豆花:逛到這裡可以選擇先吃碗豆花當甜點間奏(雖然有點跳tone,但在地人想吃的時候就吃!)。
  7. 晚上 19:30 – 20:15: 取御香屋飲料 + 林聰明沙鍋魚頭排隊/候位。走回噴水池取你的飲料(這時隊伍應該更長了,慶幸自己聰明早點抽牌吧!)。拿著你的飲料,往林聰明移動。此時會是林聰明排隊的高峰期之一。先去登記人數排隊(門口有店員負責),拿到預估等候時間單。如果時間尚早(超過30分鐘)…
  8. 晚上 20:15 – 21:00(或等待林聰明期間): 文化路夜市第二輪掃蕩! 往夜市中後段走:
    • 阿岸米糕 (原老張米糕):這時段可能還是要排隊,但避開正晚餐尖峰稍微好一點?務必要吃到!
    • 逛逛其他有興趣的小攤:也許是燒烤、也許是炸雞排、水果攤…
  9. 晚上 21:00 – 22:00: 林聰明沙鍋魚頭用餐。時間差不多就回林聰明享用熱騰騰的沙鍋魚頭大餐吧!點個中份加點喜歡的料,吃飽飽。
  10. 晚上 22:00 – 22:30: 彩虹冰城吃冰收尾。吃完重口味,散步到夜市尾端的彩虹冰城,點碗懷舊的三色冰或芋仔冰,清爽一下結束完美的一天!
  11. 晚上 22:30: 帶著滿足(和撐到不行的肚子)去取車,回飯店休息!

文化路夜市必吃人氣排行榜 (個人主觀口味,僅供參考!)

排名 店家名稱 招牌必點 價格帶 排隊指數 個人一句話點評
1 阿岸米糕 傳統滷汁米糕 $ ⭐⭐⭐⭐⭐ 滷汁香濃爌肉軟,經典中的經典!
2 林聰明沙鍋魚頭 沙鍋菜+魚頭 $$$ ⭐⭐⭐⭐⭐ 湯頭濃郁料澎湃,多人共享超滿足。
3 御香屋 葡萄柚綠茶 $$ ⭐⭐⭐⭐⭐ 果肉爆量酸甜解膩,排隊也要喝!
4 郭家粿仔湯 & 糯米大腸 粿仔湯、糯米大腸 $ ⭐⭐⭐⭐ 湯清味美,糯米腸香Q,老嘉義味。
5 黃毛丫頭東山鴨頭 鴨頭、鴨翅、米血 $$ ⭐⭐⭐ 炸功酥脆滷汁甜,鹹香啃食超涮嘴。
6 阿娥豆花 豆漿豆花 $ ⭐⭐⭐⭐ 豆香濃郁滑順,古早味甜湯首選。
7 品安豆漿豆花 焦糖粉圓豆花、檸檬豆花 $ ⭐⭐⭐ 焦糖粉圓有特色,環境稍新。
8 彩虹冰城 三色冰+芋仔冰 $ ⭐⭐ 樸實懷舊古早冰,夜市尾聲好去處。

附近住宿推薦:吃太飽走不動?精選4家步行可達好住所

吃飽喝足,尤其吃完林聰明那鍋熱騰騰的沙鍋菜之後,真的會很想直接躺平!住在文化路夜市附近絕對是明智選擇。幫大家挑了4家不同類型、從夜市步行10分鐘內可達的住宿點,各有特色:

  • 福泰桔子商旅 – 文化店


    介紹:
    連鎖商旅品牌,品質穩定有保障。最大優勢就是位置!它就在文化路上,夜市的中段位置。幾乎是「下樓就開吃」的等級。房間乾淨整潔,基本設施完善(免費WiFi、電視、小冰箱等),服務人員態度親切。商務型裝潢,簡約舒適。

    地址: 嘉義市西區文化路169號 (超好找!)

    入住/退房時間: 通常入住15:00後 / 退房11:00前 (依飯店規定)。

    價位: 雙人房平日約2000-2600元;假日約2600-3500元起跳(依房型、時段浮動)。

    一句話點評: 地點無敵! 適合單純想狂吃夜市懶得走的朋友。

  • 樂客商旅 (Look Hotel)

    介紹: 位置也很優秀,就在中央噴水池旁邊。設計感比福泰桔子更年輕活潑一點,大廳明亮。房間不算大,但設計簡約舒適,該有的都有。重點是離噴水池公車站非常近,要去其他景點(如檜意森活村、火車站)搭公車很方便。走到御香屋、阿娥豆花、品安豆花都只要1-2分鐘。

    地址: 嘉義市西區中山路617號 (噴水池圓環旁)

    入住/退房時間: 入住16:00後 / 退房11:00前。

    價位: 雙人房平日約1800-2400元;假日約2400-3100元起跳。

    一句話點評: 設計新、地點核心,交通樞紐位置佳。

  • 蘭桂坊花園酒店


    介紹:
    這家稍微離開文化路正核心一點點(步行約7-10分鐘到夜市起點),但環境鬧中取靜。如其名,走的是比較典雅、帶點歐式花園風情的路線(雖然在市區內不可能有大花園啦)。房間空間相對寬敞舒適,部分房型有浴缸。設施較完善,有餐廳、停車場(需預約,額外收費)。適合對住宿空間和氛圍有點要求,或是家庭旅客。

    地址: 嘉義市西區延平街250號

    入住/退房時間: 入住15:00後 / 退房12:00前。

    價位: 雙人房平日約2500-3500元;假日約3200-4500元起跳。

    一句話點評: 環境優、空間大,適合想住得舒適點、願意多走幾步的人。

  • 安蘭居國際青年旅館

    介紹: 背包客或預算有限者的好選擇!位置超棒,就在文化路夜市旁的巷子(蘭井街)裡,鬧中取靜,走到夜市主街只要2-3分鐘。有提供多種房型,從經濟實惠的宿舍床位(男女分宿)到私人套房都有。公共空間寬敞,佈置溫馨,有廚房、交誼廳,很適合認識旅伴。服務人員通常很熱心,能提供很多在地資訊。缺點是隔音可能不如飯店(這是青旅通病),套房數量有限要早訂。

    地址: 嘉義市西區蘭井街465號14樓

    入住/退房時間: 通常入住15:00後 / 退房11:00前。

    價位: 宿舍床位約500-700元/晚;私人雙人套房約1600-2200元/晚(依房型、假日浮動)。

    一句話點評: 高CP值,地點絕佳,背包客首選,社交氛圍濃。 上次住套房,乾淨度可以,但隔音真的普普,樓下巷子半夜偶有機車聲。

文化路夜市hem FAQ:在地人真心話快問快答

Q:文化路夜市每天都開嗎?哪一天攤位最齊全?

A:文化路夜市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會開!攤車大約傍晚5點左右開始陸續擺出來,營業到深夜(很多攤賣到凌晨12點甚至1點)。不過,攤販數量最多、最熱鬧的時間點通常是 「週五晚上」和「週六晚上」 。週一或週二晚上,部分的攤位可能會休息(尤其是一些比較小型的或家庭經營的攤子),但主要的名店像阿岸米糕、林聰明、郭家、黃毛丫頭這些幾乎是全年無休的(頂多過年休兩三天)。建議避開週一晚上去,選擇會少一些。

Q:帶小朋友去文化路夜市方便嗎?有沒有推薦適合小孩的食物?

A:帶小孩逛文化路夜市算方便,因為是徒步區不用擔心車子。但人真的很多,要牽好或抱好,嬰兒車在尖峰時段推起來會有點卡。適合小朋友的食物不少:

  • 郭家粿仔湯: 湯頭清甜,粿仔條滑溜好入口。
  • 簡單的切仔麵/餛飩湯攤位: 夜市裡有好幾攤,通常口味清淡。
  • 阿岸米糕: 米糕軟Q,彋肉軟嫩(可以請老闆挑瘦一點的),醃蘿蔔片小孩通常也愛。
  • 御香屋的冬瓜檸檬(微糖): 酸甜好喝。
  • 雞蛋糕、車輪餅: 甜甜的點心,夜市裡常見。
  • 水果攤: 買切好的芭樂、番茄夾蜜餞(梅粉/甘草粉),補充纖維素。

避開太辣(如沙鍋魚頭對小孩可能太辣太鹹)、或是需要啃食的(如東山鴨頭對小小孩較難)。記得帶濕紙巾擦手!

Q:文化路夜市有素食可以吃嗎?選擇多不多?

A:文化路夜市的素食選擇不算超級豐富,但絕對餓不着!還是可以找到一些好吃的:

  • 專賣素食的攤位: 記得在靠近民族路那段(夜市前段),有一兩攤專賣素食的,像是素食當歸麵線、素羹、素滷味等,可以多留意招牌。
  • 阿娥豆花/品安豆花: 豆花本身是素的!點豆花加花生、綠豆、粉圓、芋圓等配料(避開奶精類),選豆漿湯底就是純素的點心。
  • 水果攤: 各種新鮮水果。
  • 某些炸物攤的薯條、地瓜薯條、杏鮑菇: 要問清楚炸油有沒有炸過葷食(這點在夜市比較難確認)。
  • 御香屋的飲料: 純茶類(如凍頂烏龍)、葡萄柚綠茶(確認是否加蜂蜜,通常沒有)。

素食者建議可以先去「郭家」點碗素粿仔湯(不加豬腸),或是到「品安」吃碗豆花墊胃,再慢慢尋找其他素食攤位。選擇性確實不如葷食多,但用心找還是有得吃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