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
靈魂所在:不可或缺的關鍵食材
做出一盤讓人吮指回味的香香雞,第一步絕對是挑對料!我踩過不少雷,學費交足了,才慢慢摸出心得。主角登場:雞肉的學問
雞肉部位怎麼選? 相信我,這真的差很大!我試過雞柳、雞胸,甚至雞腿塊,最後發現「帶皮去骨雞腿肉」是王道。雞腿肉的油脂剛好夠,經過醃製和油炸,那個多汁軟嫩的口感,配上金黃酥脆的外皮... 想想都餓了!雞胸?太乾柴了,失敗過一次就列入黑名單。(可惡,浪費了好食材!)| 部位 | 優點 | 缺點 | 適合香香雞嗎? |
|---|---|---|---|
| 帶皮去骨雞腿肉 | 油脂豐富、肉質軟嫩多汁、久炸不老柴 | 價格稍高 | ★ ★ ★ ★ ★ (完美!) |
| 雞胸肉 | 低脂、價格便宜 | 容易煮老變乾柴、不易入味 | ★ ☆ ☆ ☆ ☆ (完全不推) |
| 雞柳條 | 肉質軟嫩 | 油脂少、容易炸過頭變硬 | ★★ ☆ ☆ ☆ (勉強可試) |
| 棒棒腿 (二節翅) | 帶骨啃食有樂趣 | 肉量較少、油炸時間難掌控 | ★★★ ☆ ☆ (適合愛啃骨頭者) |
秘密武器:醃料的黃金組合
醃料就是讓香香雞從裡到外都「香」的魔法!每家都有自己的獨門比例,我試過無數次,這個組合最對我的胃:基礎萬用款:進階風味玩家看這裡! 想更貼近夜市那種撲鼻香?我會偷偷加一小匙:
醬油:鹹香基底,我用壺底油或蔭油,甘醇不死鹹。(一般醬油也行,但風味層次有差)
米酒:去腥增香必備。
蒜泥 & 薑泥:靈魂!新鮮現磨的香氣才夠力。(懶得磨?用市售的也行,但香氣會打折喔)
白胡椒粉 & 五香粉:經典台式風味,五香粉別手抖加太多,會苦。
糖:一點點平衡鹹味,也能幫助油炸時上色更漂亮。
沙茶醬:增加複雜香氣和一點點油脂感,南部口味愛用。
咖哩粉:不是印度那種濃烈的,要選台灣或日式咖哩粉,淡淡的辛香超迷人。
或者一點點豆腐乳(別懷疑!搗碎拌入),增加發酵香氣。

魔法時刻:醃製與裹粉的藝術
食材備好,接下來就是變魔法的時間了!讓香香雞從裡到外都迷人的關鍵步驟。
醃製:入味才是王道
1. 切塊有技巧: 雞腿肉回來先去多餘脂肪和筋膜(吃起來比較清爽),切成「一口大小」的塊狀。(太大塊難炸透,太小塊容易炸乾)2. 醃料大作戰: 把切好的雞肉放進大碗,豪邁地倒入調好的醃料。重點來了: 一定要「馬殺雞」!用手徹底抓揉按摩至少5分鐘,讓每一塊雞肉都均勻裹上醃料,也幫助肉質更軟嫩。這步驟絕對不能省!(我試過偷懶隨便拌拌,結果邊邊味道很重,裡面沒味道...)
3. 等待的藝術: 封好保鮮膜,丟進冰箱。時間是關鍵! 我試過:
只醃30分鐘:表皮有味道,裡面像白斬雞。
醃2小時:勉強可以,入味程度大概60分。
醃過夜(至少6-8小時):Winner! 鹹香完全滲透,雞肉也更嫩!香香雞要好吃,耐心不能少。(醃料夠鹹的話,過夜不必擔心太鹹)
酥脆關鍵:裹粉大解密
為什麼外面賣的香香雞總是那麼酥脆?裹粉是超級大學問!我失敗好幾次終於抓到訣竅: 濕粉 + 乾粉 = 完美鱗片 1. 濕粉漿調配(關鍵第一步):份量比例:1顆雞蛋 + 2大匙醃肉的醬汁 + 1大匙冷水/牛奶。(牛奶會讓炸衣更酥脆,冷水則更輕盈)
輕輕攪勻就好,不用太均勻,有點顆粒反而好。
雞肉塊從冰箱取出,稍微瀝掉多餘醬汁(不用全瀝乾),倒進濕粉漿裡拌勻,讓每塊都沾濕。 2. 乾粉選擇與調味(創造口感層次):
最常用:地瓜粉。這是台灣鹹酥雞攤的靈魂!顆粒粗細影響口感。
粗顆粒地瓜粉:炸出來鱗片明顯,口感更粗獷酥脆,是我最愛!
細顆粒地瓜粉:口感較細緻,但酥脆感稍弱。
進階版:試過混合麵粉或木薯粉調整吸油度和酥脆感。
一定要調味!在乾粉裡加入適量的鹽、白胡椒粉、五香粉(甚至可以加一點點辣椒粉或蒜粉)。這樣炸衣本身就有味道,不會只有雞肉有味道。比例我抓大約:每100克乾粉 + 1/2小匙鹽 + 1/4小匙白胡椒粉 + 1/8小匙五香粉。試過只裹原味粉,炸出來味道超空洞。 3. 完美裹粉手法(鱗片脆皮的誕生):
準備一個深碗或袋子,倒入調味好的乾粉。
把沾好濕粉漿的雞肉塊,一塊一塊夾出來,丟進乾粉中。
關鍵動作:按壓 + 翻滾!用手或夾子,把粉「按壓」到雞肉上,然後像搖元宵那樣翻滾它,讓乾粉均勻沾附。按壓得越確實,沾粉越多,炸出來的鱗片就越厚實明顯!
裹好粉的雞塊放在網架上「靜置返潮」5-10分鐘。(非常重要!讓粉和濕漿結合緊密,炸的時候才不會掉粉) 這時你會看到粉的顏色變深一點點。

終極考驗:油炸的溫度與節奏
最後一關,也是最需要點膽量和技巧的部分!油鍋滾起來那一刻,我的腎上腺素也會飆升。
油品與溫度掌控
選油: 高煙點油是基本。我用慣芥花油或精製葵花油,油炸專用油也行。花生油香氣濃但煙點要留意,橄欖油...拜託不要浪費錢啦!(炸過一次滿屋子橄欖味,雞肉卻沒那個價值,還是留著拌沙拉吧)油量: 一定要夠!至少能淹過雞塊。油不夠深,炸出來會乾硬不均勻。我用深鍋裝至少半鍋以上。
溫度是靈魂! 沒溫度計?看筷子或粉粒測試:
筷子插入油鍋,邊緣出現細密小泡泡 → 約160-170°C
滴一滴濕粉漿進去,立刻浮起並劇烈冒泡 → 約170-180°C
理想油溫: 第一次炸:170-175°C (中大火)。這個溫度能讓雞肉裡面熟透,外面定型、上色不會太快變黑。第二次搶酥:180-185°C (轉大火)。逼出多餘油脂,讓外皮達到極致酥脆!(油溫太低?炸衣會吸滿油,軟爛又油膩,災難!) 我第一次做時,雞肉一下鍋像放鞭炮,結果炸出來黑得像炭,油溫太高了啦!
下鍋與搶酥技巧
1. 分批炸: 千萬別貪心一次全下鍋!油溫會瞬間掉太多,雞塊黏在一起,炸出來濕軟又油。2. 輕放慢下: 雞塊沿鍋邊滑入油鍋,避免熱油噴濺。(被燙過好幾次,血淚教訓)
3. 初炸定型: 170-175°C下鍋後,先別急著翻動,等個10-15秒讓外皮定型後,再用漏勺或夾子輕輕撥散、翻動。炸約4-5分鐘,看到雞塊浮起、外皮顏色轉金黃,就可以撈起來了。這時裡面應該熟了,但外皮還不夠脆。
4. 美味升級關鍵:搶酥! 把油溫拉高到180-185°C(大火)。把初炸好的雞塊全部倒回滾燙的油鍋裡,炸個30秒到1分鐘,看到顏色變得更金黃,表皮出現誘人的氣泡感,立刻撈起!這個步驟能逼出多餘油脂,讓外皮達到喀滋喀滋的極致酥脆!香香雞的靈魂啊!撈起來時那個聲音,簡直是天籟!(炸過頭?那30秒是黃金時間,一恍神就容易變黑變苦)
5. 瀝油: 撈起來後,馬上放在「網架」上瀝油(重要!墊廚房紙巾會讓水氣積在下面,脆皮會軟掉!)。稍微灑點你喜歡的調味粉(椒鹽、辣粉、梅粉),熱氣能幫助粉末附著。
終極美味心法:香料爆香油
這是很多鹹酥雞攤老闆不會說的秘技!炸完雞後的油還很香,別急著倒掉!我會:1. 把油溫稍微降下來一點(約150°C)。
2. 丟入蒜末、蔥段、辣椒段(甚至新鮮九層塔葉!)。
3. 快速爆香10-15秒,香味一出來馬上關火撈起(香料很容易焦苦)。
4. 把這個香到爆炸的香料油,淋一點點在瀝好油的香香雞上!那個香味層次立刻提升十倍!整間廚房都會香到鄰居來敲門!(試過,真的會!)
台式香香雞成功備忘錄:
看著剛炸好,熱氣蒸騰、金黃酥脆、散發著致命香氣的香香雞,成就感真的爆表!雖然過程有點繁瑣,還要洗一堆鍋碗瓢盆(這點真的麻煩!),但咬下去那瞬間,外皮的酥脆聲響,裡面雞肉噴發的鮮甜肉汁,混合著醃料的鹹香和辛香料的味道... 一切都值得了啦!這種「自家製」的滿足感,真的不是排隊買來的可以比擬。自己動手做香香雞,雖然可能沒有攤販那種專業油鍋的威力,但那份心意和調整到最合自己口味的樂趣,才是無價的!下次嘴饞時,不妨鼓起勇氣試試看吧!
- 選帶皮雞腿肉:多汁軟嫩不乾柴,成功基礎!
- 醃料按摩入味:過夜是王道,時間換美味。
- 濕粉+乾粉按壓:鱗片酥脆的關鍵手法。
- 靜置返潮別偷懶:粉服貼才不掉。
- 油溫分兩段:初炸熟透(170°C) + 搶酥脆皮(180°C)。
- 瀝油用網架:紙巾墊底?脆皮殺手!
- 香料油點睛:蒜蔥辣椒爆香淋上,香氣升天!

Q&A:香香雞疑難雜症一次解
問題:雞肉要去傳統市場買才好吃嗎?超市的冷凍雞腿肉可以做香香雞?
傳統市場的溫體雞腿肉,新鮮度真的比較好,肉質更軟嫩多汁,做出來的香香雞口感更優。當然,超市賣的冷凍去骨雞腿肉也可以用,是方便的好選擇。不過要注意:問題:炸粉只用地瓜粉夠嗎?每次都裹不好,粉一直掉怎麼辦?
充分解凍: 前一晚放冷藏緩慢解凍最好,避免用熱水或微波爐快速解凍,會讓肉質變差。
瀝乾水分: 解凍後,用廚房紙巾徹底拍乾表面水分,醃漬才容易入味,油炸也不會亂噴油。
醃漬時間可能更長: 冷凍肉的纖維組織被破壞過,有時需要更長的醃漬時間(甚至過夜)才能入味更均勻。
口感上,冷凍肉可能稍微欠缺一點點「鮮甜彈性」,但正確處理的話,絕對還是能做出很好吃的香香雞!
只用地瓜粉絕對可以! 特別是粗顆粒的,炸出來就是經典的台味香香雞口感。裹粉掉落的問題,關鍵在於:
濕粉漿要夠「濕」: 醃好的雞塊一定要「濕濕的」再下去裹濕粉漿(蛋+醃汁+水),如果雞塊太乾,濕粉漿沾附力就不夠。如果醃汁被肉吸收得太乾,可以額外調一點點醬油+米酒+水補充。
按壓要確實: 沾濕粉漿後,放入乾粉中,一定要用手或夾子「按壓」,用力把乾粉壓上去,再翻滾。輕輕沾一層絕對不夠力。
靜置返潮時間要夠: 裹好粉後,放在網架上靜置5-10分鐘,讓濕漿和乾粉融合。沒靜置直接下鍋,粉很容易掉光光。
油溫要夠: 油溫太低( 問題:炸好的香香雞很快就軟掉,不脆了,怎麼辦?炸物難免會隨時間軟化,但有幾招可以延長酥脆感:
瀝油用「網架」: 炸好立刻放在網架上瀝油,讓熱氣和油滴往下散掉。千萬別墊廚房紙巾或放盤子裡! 紙巾會吸油沒錯,但也會讓底部的水氣悶住,加速脆皮軟化。盤子積熱氣也是同樣道理。
「搶酥」一定要做: 高溫(180-185°C)短時間二次油炸逼油,是維持脆度的核心關鍵!
分批炸、趁熱吃: 一次不要炸太多,炸好一批趁熱先吃一批。剛起鍋的最好吃。
回烤小技巧: 如果真的吃不完放涼了變軟,可以用氣炸鍋或小烤箱回烤(180°C,3-5分鐘)。雖然比不上剛炸好的,但會比軟趴趴的好很多。微波爐?絕對是大忌,只會變得更濕軟難吃!